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术后肺部感染病原菌耐药性及其影响因素
发布日期:2021-11-19 12:41 浏览量:1090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术后肺部感染病原菌耐药性及其影响因素
李丽绚,王洁,刘义锋,王艳燕,茹睿,李洋洋
(南阳市中心医院神经介入科,河南南阳473000)
摘要:目的 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介入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病原菌与耐药情况,为医院感染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2018年10月于南阳市中心医院接受介入治疗的208例AIS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其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基础疾病、入住ICU时间等临床资料,归纳AIS患者介入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术后发生肺部感染53例占25.48%,肺部感染患者痰培养分离病原菌61株,革兰阴性菌42株占68.85%,以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阳性菌15株占24.59%,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真菌4株占6.56%;主要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敏感;合并糖尿病、合并COPD、侵入性操作、意识障碍、吞咽困难是AIS患者介入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AIS患者介入术后肺部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临床应根据肺部感染影响因素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并结合药敏试验合理使用抗菌药以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介入治疗;肺部感染;病原菌;耐药性;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6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529(2021)03-0395-04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是脑卒中的一种常见类型,也是目前我国最主要的致死致残疾病之一[1]。4.5h以内静脉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是处理AIS证据最充分的治疗方式,但其严格的时间窗、适应证及禁忌要求使接受溶栓治疗的比例较低[2],而国外的多项随机对照研究[3-4]结果表示,在AIS早期使用血管内介入治疗能够改善患者预后,但由于AIS患者普遍年龄较大且伴随多种基础疾病,自身免疫功能及呼吸道抵御功能较差,而治疗过程中的侵入性操作及术后长期卧床使患者术后容易发生肺部感染[5]。一旦发生肺部感染,不仅会加重AIS患者的临床症状,还会严重影响疾病的转归,致残率及病死率升高。研究[6]显示,急性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为28.0%,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国外研究[7-8]也表示,AIS并发肺部感染后恢复较慢、住院时间长,患者的预后较差。为此本研究收集医院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肺部感染进行分组,了解介入术后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以及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性,并归纳AIS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为控制感染发生以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于南阳市中心医院接受介入治疗的208例AIS患者为研究对象。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相关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版)》[9]中相关诊断标准,且经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或磁共振成像检查确诊。(2)入院前无肺部感染。(3)无介入治疗禁忌证且接受介入治疗。(4)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入院前6个月接受过大型手术患者。(2)合并肺部肿瘤或其他呼吸系统疾病。(3)合并其他感染性疾病。(4)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肺部感染诊断:参考《医院感染诊断标准》[10]:(1)咳痰、胸闷和咳嗽等症状。(2)白细胞计数>10×109/L,体温≥38.5℃。(3)听诊可闻及肺部啰音。(4)X线胸片显示肺部炎性改变。(5)痰液培养有致病菌生长。
1.3 方法
1.3.1 病原菌鉴定及药敏试验 介入术治疗后第3天经口插入咽喉部吸取深部痰液标本于灭菌器皿中,迅速送检。采用ATB微生物鉴定仪(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鉴定病原菌,质控菌株:大肠埃希菌ATCC 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 27853、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5923(中国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菌种保藏中心)。鉴定过程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11]中程序进行,利用K-B纸片(药敏纸片:英国Oxiod公司)扩散法对分离纯化的菌株进行药敏试验,质控菌按卫生部统一标准并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标准[12]。
1.3.2 资料收集 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合并基础疾病、饮酒史、吸烟史、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侵入性操作、意识障碍、吞咽困难、入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低蛋白血症等临床资料。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百分比表示,采用χ2 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计量资料以(珚x±s)表示,采用t检验;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进一步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肺部感染发生率及病原菌分布 208例患者中男135例,女73例,平均(61.35±4.24)岁。术后发生肺部感染患者53例,占25.48%,肺部感染患者痰培养分离病原菌61株,革兰阴性菌42株,革兰阳性菌15株,真菌4株,以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见表1。
2.2 主要革兰阴性菌耐药性分析 主要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左氧氟沙星耐药率较高,见表2。
表1 肺部感染检出病原菌情况
病原菌 | 株数(N=61) | 构成比(%) |
革兰阴性菌 | 42 | 68.85 |
肺炎克雷伯菌 | 17 | 27.87 |
铜绿假单胞菌 | 11 | 18.03 |
大肠埃希菌 | 10 | 16.39 |
鲍氏不动杆菌 | 4 | 6.56 |
革兰阳性菌 | 15 | 24.59 |
金黄色葡萄球菌 | 9 | 14.75 |
表皮葡萄球菌 | 5 | 8.20 |
肺炎链球菌 | 1 | 1.64 |
真菌 | 4 | 6.56 |
白假丝酵母 | 3 | 4.92 |
热带假丝酵母 | 1 | 1.64 |
表2 主要革兰阴性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抗菌药物
| 肺炎克雷伯菌 (n=17) | 铜绿假单胞菌 (n=11) | 大肠埃希菌 (n=10) | |||
株数
| 耐药率 (%) | 株数 | 耐药率 (%) | 株数 | 耐药率 (%) | |
氨苄西林 | 13 | 76.47 | 8 | 72.73 | 7 | 70.00 |
哌拉西林 | 10 | 58.82 | 5 | 45.45 | 5 | 50.00 |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 1 | 5.88 | 1 | 9.09 | 1 | 10.00 |
头孢唑林 | 10 | 58.82 | 8 | 72.73 | 9 | 90.00 |
头孢哌酮 | 6 | 35.29 | 4 | 36.36 | 1 | 10.00 |
头孢哌酮/舒巴坦 | 1 | 5.88 | 1 | 9.09 | 0 | 0.00 |
左氧氟沙星 | 12 | 70.59 | 9 | 81.82 | 8 | 80.00 |
亚胺培南 | 1 | 5.88 | 1 | 9.09 | 1 | 10.00 |
庆大霉素 | 12 | 70.59 | 5 | 45.45 | 5 | 50.00 |
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 | 10 | 58.82 | 6 | 54.55 | 5 | 50.00 |
2.3 主要革兰阳性菌耐药性分析 痰培养检出的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未检出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菌株,分别检出8株、5株青霉素耐药株以及8株、4株氨苄西林耐药株。
2.4 AIS患者介入治疗后肺部感染的单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合并COPD、急诊介入治疗、侵入性操作、意识障碍、吞咽困难、入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与AIS介入术后发生肺部感染有关(P < 0.05),见表3。
2.5 AIS患者介入治疗后肺部感染的多因素分析将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合并糖尿病、合并COPD、侵入性操作、意识障碍、吞咽困难是AIS患者介入术后发生肺部感染影响因素(P < 0.05),见表4。
表3 AIS患者介入治疗后肺部感染的单因素分析
影响因素 | 未感染患者 (n=155) | 感染患者 (n=53) | 统计量 | P 值 | |
年龄(岁) | 61.03±6.24 | 62.29±6.73 | 1.244 | 0.215 | |
性别(例) | 男 | 102 | 37 | 0.286 | 0.593 |
女 | 53 | 16 | |||
吸烟史(例) | 42 | 20 | 2.137 | 0.144 | |
合并糖尿病(例) | 53 | 30 | 8.271 | 0.004 | |
合并COPD(例) | 28 | 24 | 15.605 | <0.001 | |
介入治疗类型(例) | 择期 | 29 | 2 | 6.947 | 0.005 |
急诊 | 126 | 51 | |||
侵入性操作(例) | 54 | 32 | 10.622 | 0.001 | |
意识障碍(例) | 37 | 25 | 6.277 | 0.012 | |
吞咽困难(例) | 54 | 33 | 8.117 | 0.004 | |
入住ICU时间(D) | 5.26±1.76 | 6.34±1.52 | 3.986 | <0.001 | |
机械通气时间(D) | 4.72±1.57 | 5.69±1.43 | 3.969 | <0.001 |
表4 AIS患者介入治疗后肺部感染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变量 | β | SE | Wald值 | OR 值 | 95%CI | P值 |
合并糖尿病 | 0.673 | 0.279 | 5.819 | 1.960 | 1.134~3.387 | 0.016 |
合并COPD | 0.909 | 0.302 | 9.060 | 2.482 | 1.373~4.486 | 0.003 |
侵入性操作 | 0.771 | 0.284 | 7.370 | 2.162 | 1.239~3.772 | 0.007 |
意识障碍 | 0.596 | 0.251 | 5.638 | 1.815 | 1.110~2.968 | 0.018 |
吞咽困难 | 0.676 | 0.269 | 6.315 | 1.966 | 1.160~3.331 | 0.012 |
3 讨 论
本研究发现,AIS患者介入治疗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为25.48%,高于王欣等[13]研究的5.6%,可能是由于本次研究纳入的研究对象多为危急重症患者,因此介入治疗后感染发生率较高。通过痰培养共检出61